巴金曾说:“青春是美好的。”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就像是一艘驶向大海的船,带着美好的憧憬,正扬起生命的风帆。在成长的历程中,他们青春又是叛逆的,让他们倔强到宁愿一个人默默承受所有的委屈,也不愿向父母倾吐烦恼。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市连续发生青少年自杀、离家出走等事件,此外,在公安机关破获的多起抢劫未成年人的案件居然也是未成年人所为。面对这些有可能在花季之年就夭折的生命,面对这些应该为未来拼搏却走上歧途的学子,我们不禁想问谁能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谁能替他们打开一扇天窗?谁能为他们奉献爱的承诺?谁能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拯救迷途少年 学校家长社会应齐抓共管
“前一段时间,珠海发生多起未成年人抢劫的案件,其中在抢劫在校学生自行车案件中,有两名学生李某和封某曾经是壮华学校的学生,我们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马上到学校了解情况。”梅华街道办关工委郝雅彬主任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他们在调查中发现,李某的父亲以打零工为业,母亲在市场卖菜,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方法,孩子在家庭中的情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沉重和压抑;李某还有一个姐姐,也曾经出现过离家出走的情况。而李某在案发前已经离家出走十几天没有返校上课。“被抓后李某称,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离家出走。以往离家出走后回家,都会被父母责骂,甚至挨父亲的巴掌。因此,他不愿意,也不敢回家。由于没钱买东西吃,他才在旁人劝说下决定持刀抢劫学生。”
“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据警方介绍,今年1月-10月,香洲公安分局抓获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嫌疑人中,90%是外来人员的子女,他们中约一半是随父母或亲戚暂住在珠海,曾就读我市的中小学校,但在小学毕业或初中辍学后闲散在社会里;还有一半是在外地已经辍学后随父母或亲戚到珠海的,真正在校生违法犯罪的只占违法犯罪总数的10%。
“学校建立一些问题学生档案,会同关工委等部门,展开一对一帮扶教育。还有法制副校长进学校不能忽视。”学校、家长和社会都应共同来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不要轻易开除他们,家长也不要轻言放弃,各方面都施予援手,共同拯救这些误入歧途的少年,同时为其他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爱是恒久的忍耐 心灵只能由心灵来感召
王晓霓老师是实验中学初三年级的班主任,也是我市优秀班主任。面对青春期的学生,她认为,一定要用智慧的爱去塑造孩子健康的灵魂。王老师学生中有一位女同学曾是班长,但是,自从她父母离婚之后,她学习不断退步,甚至在教室里打牌。王老师批评她后,竟然招来她在博客上撰文《反对更年期女人运动》讨伐。面对这样的情况,王老师没有气恼,而是放下架子在她的博客上留言。诚恳向她道歉,并表达了对她的理解和期望。在这个学生生日那天,王老师给她发了一封电子贺卡,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为她唱生日歌,王老师深情地看着她说:“每个学生都是老师心中的珍宝。老师真心地希望你们能够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克服困难,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后来,王老师收到了这个学生亲手编织的围巾,还有她对老师表达的爱。
全市优秀班主任珠海三职校张秀萍老师认为,面对平日学习不是很优异的孩子,更要付出爱心与耐心。
张老师曾担任学校软件班的班主任。记得在新生报到注册时,一位将头发弄成金黄色,穿着粉红色的上衣,绿色的拖地长嗽叭裤,耳朵、脖子上挂满了首饰的男生引起了她的注意,但她没有粗暴地对待另类学生,而是一次次和他约定,从改变自己形象做起,当他将头发染回了黑色,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是一个守信用的男子汉!就在老师一次又一次鼓励下,这位同学同张老师约定,要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张老师告诉记者,我知道一个职中生要想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不敢奢望一个约定能改写他的人生,但能为他开启一扇心灵之窗,指明前进的方向,这就是为师者最大的幸福与乐趣了。
#PAGER# 案例一
高三女生喝农药自杀 遗书列出13名“欺负我的人”
10月31日凌晨1点多,在斗门田家炳中学读高三的18岁女孩杨某某为了自杀,将一瓶农药喝下了大半,一个多小时后被她的父亲发现时,孩子已经离开了人世。
是什么事情让她选择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人间?
杨同学在自杀前留下了长达四页的遗书,遗书附上了一份“欺负我的人”的13人名单,这些人全部是她所就读的斗门田家炳中学的同学。“我不要再留在这个世界上受人欺负。”杨同学在遗书中称,她一直被同学欺负,是这些欺负她的同学,将她逼上了绝路。她的遗书中还写道,两个月前在最后一次向父亲提出换宿舍无果之下,她就开始在寻找自杀的方式,尝试过买安眠药和割脉,在都无法奏效的情况下,最终喝下了农药。
回忆自己的女儿,杨同学的父母认为她是“懂事、安静、从不跟人吵架”的好孩子,同住的亲戚甚至记得自杀发生的前几天里,她还显得“更开朗了,兴致很高”。而杨同学所在班的一些老师和同学则认为,她“个性倔强,很难融入集体”。但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女生会选择自杀来排解心中的怨恨。
案例二
初二男生跳楼自杀 当晚没有任何异常
11月5日凌晨,在斗门城南学校读初二的14岁男生小林,从金湾区红旗镇海湾豪宅小区外的自家楼上坠下,据当地警方调查,初步认定死者系高空坠亡。
小林是家中的次子,他的妈妈回忆说,小儿子身高有1.6米。事发前晚,她还摸着小儿子的双肩夸他比哥哥还要壮实,劝他早点休息。而小林则懂事地说“下周二、周三就要考试了,我今天上一下网,明天后天就要复习功课了”。而到零时左右,小儿子也听话地和家人一起睡觉了。小林妈妈还记得,这两兄弟平时很要好,事发前夜,小林还很开心地邀请哥哥一起看电影。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清晨,小林的鞋子落在了楼顶天台,而他则横尸自家楼下,左脚板还裂开了一个长度约占整个脚板的2/3,宽度也有两三厘米的大口。
小林的妈妈一觉醒来见到的是小儿子冰冷的尸体,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但不论是小林的哪位亲属,至今仍然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早早的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案例三
十三岁少年 离家出走十天才归
陈某某是珠海九中初二(15)班的学生。10月24日晚在家吃过晚饭的他,给家长留下了张纸条:“我走了,不要找我。”带上家里的1000多元便离开了。走了以后,其家长是四处寻找,有关媒体也进行了报道,同时在珠海一些论坛上,不少网友自发发出了寻人启事,希望通过微博的力量,让见过他的市民提供线索。他先在城中村以每天50元的价格租房子住,后来又呆在网吧里,直到十天后的11月2日才返回家中。有消息人士透露这个孩子因成绩不好,上课讲话被家长暴打后离家出走的。
案例四
迷失的他们拿起刀 抢劫校园里的同学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市连续发生多起中小学生被侵害、被抢劫的案件,而犯罪嫌疑人基本都是未成年人,其中六成不满18岁。
曾就读壮华学校的李某某今年才14岁,他因为10月份连续5次抢劫,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现在羁押在市第二看守所。他说自从在学校跟人打了架之后,怕父亲的责打,就没再上学,也不敢回家,只好在外面游荡。后来肚子饿没钱跟曾经与他一起上学的封某某去抢劫小学生的自行车,抢了之后可以把车卖掉就有钱去买东西吃。
#PAGER#专家意见
重视加强家长 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教育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教育的有机结合体,缺一不可。只有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和支持学校教育,才能凝聚各方力量,构建起‘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实践经验证明,家庭教育是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在家庭教育中,凡是家长对孩子的人格和品德教育抓得好、抓得及时的,孩子就能健康成长;反之,孩子就可能出问题。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呢?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的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家庭教育亟须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可以以就读学校为实验点,以“亲子共同成长”课堂为载体,通过亲子参与式活动、讲座和讨论等形式,开展家长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对子女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系统培训和家庭教育系列活动,并通过这样的课堂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学校目前有2230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到95%,其中还有10%是留守儿童。”壮华学校巫文金校长告诉记者,该校学生中家长两类人员较多,一类是个体经营,如卖菜、卖水果、维修服务等;一类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务工者,如企业职工、建筑工人、驾驶员、保安、饭店服务员等。“每次家长会能到一半的家长就不错了,家长们由于文化程度原因及工作时间较长,对子女的学习缺乏指导能力,普遍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这次学校决定在每年开学的法制和交通安全课的基础上再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目前,我们要求班主任利用每天最后一节课放学前的短暂时间向学生强调安全和法纪教育。”
政协委员建议: 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
上周,政协斗门三届一次会议召开,针对近日多名学生自杀死亡的事件,6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希望教育部门能增加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在提案中政协委员说,目前斗门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重重。斗门区59所公办学校中,只有斗门区第一中学和和风中学等4所学校设有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其他学校多数是由政治老师或者校医从事这项工作,既不专业,工作时间也难以保证。有些学校甚至连兼职的心理咨询师也没有,心理咨询活动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另外,学生到了高年级,面对考试和升学的压力,心理课的上课时间往往无法保证。
委员们建议,斗门区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各个学校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符合标准的“心理辅导室”。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学校的心理辅导室要成为调研监控和科研实验的基地。同时指导中心还要对每个学校的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的编制可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因此政协委员还建议,斗门区教育主管部门应逐步在中小学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而针对像斗门一中这样,近4000人只有一名专职心理教师难以应对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的情况,委员则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招聘和培养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力度。
另外,6位政协委员还建议斗门区教育主管部门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