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大多数人虽然爱吃却“不识货”。面对市场上售卖的各种笋, 干的湿的,白的黑的,粗的细的…… 很多人往往不知道如何挑选;因为笋的品种不同、收割季节不同,味道与营养也会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笋的知识吧。
从“笋”字的写法大家就可以猜到笋和竹的关系:竹的伊始是“笋”。笋是竹子的“婴幼儿时期”, 笋长大了就叫竹。竹笋是竹子的芽、嫩茎,所以竹有多少品种,笋就有多少品种。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大约有一千种竹笋。然而,并不是所有竹笋都能吃,我们今天主要介绍春笋和冬笋,这是两种常见但人们往往容易混淆的品种。
如何区别春笋与冬笋
竹笋一年四季都会有,以春笋和冬笋的口感最佳。这两种笋是按采摘的时间来命名,冬笋是春笋的雏形,是指未破土的竹笋,因为大多在农历十月份出笋,所以称冬笋。而春笋是指已经破土以后的竹笋, 是在立春后出笋,一般在阳历三月份前后,所以叫春笋。从肉质上相比, 春笋粗纤维较多,口感较粗糙一些; 而冬笋更为细嫩,有 “笋中皇后”的美誉。
春笋
立春后出笋
口感较粗糙
外观上细长、毛多
外表呈深褐色
个头大
冬笋
农历十月份出笋
肉质较细嫩
外观较短、粗
外表呈金黄色
个头偏小
从外观看,春笋较细长,毛多, 外表呈深褐色,个头比冬笋要肥大一些;冬笋较短、粗,外表呈金黄色, 个头偏小。如果实在分不清,就按菜场出市的时间来分辨。
如何挑一只"靓"笋
1
笋节与笋节之间的距离越近越好
2
颜色越浅口感越嫩
3
春笋黄色或白色为佳
4
冬笋以黄中略显白的为好
存放贴士
买回来后,鲜笋保存时不要剥笋衣,直到烹调前才剥,这样才不会失去竹笋的清香。将笋放入密闭的容器内,避免太阳直射,放到阴凉干燥处或冷藏,这样可以存放一个月。
吃笋的好处
《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表明,新鲜的春笋比冬笋的可食用部分多很多,因此买两斤冬笋去笋衣后实际吃到的笋只有1/3左右,而春笋可以吃到2/3的笋肉。因此,很多人往往感叹,剥冬笋时一层又一层, 到最后能够吃到的笋肉很少。
从营养价值来看,春笋的水分、不溶性膳食纤维及维生素C 含量较冬笋高,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总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微量元素钙及磷含量均较冬笋少。
竹笋加工成笋干后,由于水分减少到10%,因此虽然水溶性维生素大部分都流失,但其他各种营养素均明显高于鲜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更是高达43.2%。
不论春笋、冬笋,还是笋干,它们均具有三低一高的特点:低热量、低脂肪、低糖、高膳食纤维,所以不用担心吃竹笋变胖;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通过吸附油脂、促进肠道蠕动,有效地降低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和积蓄,防止便秘,减少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对高血压病、高血糖病、高脂血症的治疗有一定帮助。
什么人不适合吃笋
因为竹笋中含有较多粗纤维,不容易消化,因此有胃病的患者要少吃,尤其是有溃疡病、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曲张、慢性肠炎等疾病患者更不宜吃笋。
另外,因竹笋含有较多草酸,与钙结合会形成草酸钙影响钙的吸收, 所以建议大家可将竹笋在开水中煮5分钟~10分钟,焯去大部分草酸和涩味, 捞出再和其他食物一起烹饪,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草酸对人体的影响。
中医认为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 人们常说的笋很“毒”其实是认为笋是一种“发物”,会容易诱发某些疾病的意思。 实际上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吃一些食物会,容易引起各种不适,而有些人却没有任何的不舒服情况,我们还是需要去区别的对待,这样才不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伤害。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88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1-20060044 豫ICP备12008426号
@2016-2021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Powerby:ZMCC 网络部电话:0371-87788760
E-mail:wzgl@zmjt.cn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8820566
欢迎广大用户投诉举报淫秽色情信息,举报电话为:0371-6962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