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文化 > 文学艺术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来源:自创 作者:杨新勇 发布时间:2024-01-05 文字大小: |

毛泽东是革命家,又是诗词大家,他持短笔,照孤灯,丰富的革命实践中饱蘸山河大地的苍茫云烟,诗词格调吞天吐地,诗意激情昂扬,是激扬文字更是战斗檄文,革命者读了坚定信心,敌对者看了胆战心惊。

一首送别词《贺新郎·别友》却充满了生离死别的愁云惨雾: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这是毛泽东与新婚爱妻杨开慧分别时写的一首词。夫妻离别,二人“凄然相向”,不但有情有恨,还有误会。“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住”字是词眼,细腻而深刻地说明了杨开慧哀而不伤的神情,内心情感交织撞击,感情上憎恨离别,理智上还要支持丈夫的革命事业,而且是要杀头的事业。对于一个结婚3年不到的年轻妻子,这是多么难以忍受的沉重负担。

离别时的误会、伤痛,都被一句“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扫荡开去。多少信任,多少嘱托,多少安慰,全包含在这一声“知己”里。毛泽东是以救赎天下苍生为己任的革命者,不得不割断儿女之情,所以一句“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将离愁别绪情感挣扎烘托得淋漓尽致。

后一句“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任凭山崩地裂,风雷激荡来割断愁思恨缕。英雄气壮更显儿女情长。风雷过后,盼望夫妻双双能够比翼高飞入云。

情人知己,人生知己难得,得知己难,报答知己更难,报答自己的丈夫毛泽东这样的英雄知己更难。杨开慧比毛泽东小8岁,为了报答丈夫的知己之托,她受尽磨难,最后被何健杀害于湖南长沙。年仅28岁,已是两个孩子母亲的杨开慧,面对变节可生的诱惑只回答了一句:“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事业早日成功。”很多年后,已经63岁的毛泽东听到当年杨开慧牺牲目击者的描述,仍不禁泪如雨下。

杨开慧去世27年后,毛泽东深情一曲《蝶恋花·答李淑一》。生死两茫茫27年,毛泽东仍然写出如此优美的词作,可见他内心对杨开慧用情至深。

从来悼亡诗词都是“遣悲怀”“话凄凉”。毛泽东别开生面:“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驰骋着革命浪漫主义遐想,烈士英魂飞入月宫,仙人吴刚献酒,嫦娥起舞,最后异峰突起,以革命成功,英雄泪作倾盆雨结束。一个“骄”字,貌似惜墨如金,然一字写尽了对杨开慧的夫妻情、同志爱。“骄”字重千斤,值千金。“算人间知己吾和汝”才是对“骄杨”的最好注解。

1982年,在修葺杨开慧烈士故居时,人们从旧墙的夹层中发现了开慧烈士的遗墨。其中《偶感》: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恨无双飞翅,飞去见兹人。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心怀长郁郁,何日复重逢。其诗千回百转,读之令人柔肠寸断。其时,毛泽东正指挥红军在江西苏区反围剿。

毛泽东晚年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他是云游世界的孤僧。可见他常常觉得很孤独,缺少知己,而一生中,以知己相托的,唯杨开慧而已。如今,两个人间知己都已离去,中华大地已经换了人间,今日盛世如你们所愿。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1-20060044 豫ICP备12008426号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883号